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战疫情 育新机 推动中华文化落地生根
今年是中国和马耳他建交50周年。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鼓励更多马耳他青少年积极参与中马人文交流。“中国角”师生的诚挚来信以及习近平主席的热情回复,成就了两国友谊一段新的佳话。 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的建立和发展,一直离不开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国角”师生在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也提到“中国角”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创办的由来,并感谢历任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和中心主任的支持。作为我国在欧洲建立的第一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依托并不断巩固当地良好的交流基础,形成了丰富而牢固的学员会员群体、合作伙伴和网络关系,打造了多项在当地深受欢迎的品牌活动,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在马耳他落地生根。近些年尤其是2020年以来,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加强与当地机构和民众的守望相助,战疫情、育新机,坚持开展各类文化和旅游活动400多场(项),为两国间的合作与友谊持续作出积极贡献。 克服疫情影响,文化活动出新出彩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致力加强平台建设、打造节庆品牌,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作为一项重要的品牌活动,“欢乐春节”在马耳他年年出新出彩,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入脑入心。2020年,由河北艺术家带来的“中国印象”综艺演出以及“燕赵弦韵”弦乐团与马耳他爱乐乐团联袂带来的《中国新春音乐会》、首次亮相马耳他狂欢节的“美丽中国 文心雕龙”中国主题花车等中心参与举办的多项重磅节目,逐一点亮马耳他“欢乐春节”地图。2021年和2022年,中心加强与当地机构合作,除务实拓展露天展览、中国电影节等线下活动,还以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为主阵地举办“云演出”“云展览”等线上活动,为马耳他友人带来特别的中国新年体验。如2021年在地中海会议中心网站和马耳他ONE TV电视台同步播出的中国中央歌剧院版《图兰朵》以及连续两年举办的“欢乐春节”在线联欢会、中国十二生肖文创展等,进一步放大了“欢乐春节”在当地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心还以“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为节庆品牌举办相关文化活动。疫情发生后,中心与瓦莱塔皇家露天剧场合作举办《艺绽东方》在线音乐会;与马耳他姆西达市政厅合作推出“中国自然之美”户外展;与高丽塔纳音乐节合作举办《高山流水·万里明月》直播音乐会……诸多活动发挥与当地机构的密切关联,依托国内提供的数字资源,借力新的传播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延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疫情前“天涯共此时”活动的影响,也为中心未来工作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2020年,中心支持马耳他SKS出版社《论语》翻译工程,并以其出版的鲁迅小说集《呐喊》为切入点,合力推广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与展望出版社合作出版马耳他国家艺术委员会主席马歇尔的诗集《六盏中国灯笼》并推荐他参加第五届中欧文学节;支持马耳他文化界名人、友好人士在社交媒体接力朗读《狂人日记》。诸如此类的创新性文化活动不胜枚举,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两国文化交流合作作出有效探索。 务实创新,旅游推广成效显著 2020年6月,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马耳他旅游局召开联席网络会议,交流后疫情时期旅游政策和行业情况,商谈落实双边旅游重启、重振的合作事宜;同年10月,与马耳他旅游局、马耳他驻华使馆联合主办“后疫时代的创与变——马耳他旅游业发展在线论坛”;11月,推介“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VR游”等项目,让马耳他民众足不出户感受“超乎想象的中国”。 经过多方合作、全面发力,中心不断在旅游推广方面书写精彩的“云上故事”。中心深度开展“云·游中国”在线主题活动,选择不同契机和视角,有针对性地推广了北京、河南、安徽、广西以及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的代表性文化和旅游资源,并组织3期“云·游中国,万众艺心,文化战疫”活动,举办4期“云·游中国”文化和旅游知识竞赛等。中心还积极开展旅游扶贫成果线上推广活动。2021年4月,利用社交媒体举办“中国旅游扶贫案例图片展”,播放《旅游让世界和生活更美好》系列微纪录片,中国驻马耳他大使于敦海通过视频讲述旅游扶贫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 2021年6月,马耳他国际旅游重启,中心适时推出“中国旅游文化周”,以“美丽中国”为主题进行在线推介。作为其中一个本地化开放合作项目,中心与瓦莱塔皇家露天剧场在线推广“山水艺境”中国优秀旅游演艺项目,有效吸引当地关注。近两年来,中心还针对潜在游客和旅行商开展“外文导游话四季”短视频征集和“你眼中的中国最美四季”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不断挖掘中国旅游潜力。 积极拓展,重组教育培训矩阵 教学培训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认真研究疫情新常态下的培训项目设计和安排,明确了“立足当地,整合资源,巩固汉语培训,丰富多元培训,积极开展线上服务和适度恢复线下活动两手抓”的工作思路。...